正规配资官网“世子之争”的最终胜利者应该是曹植才对
成王败寇,愿赌服输。东汉末年,在曹魏集团内部,围绕着世子之位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主要参与者有三个,分别是曹丕、曹植和曹彰。本来,这三个人是没有机会的。但问题是,曹操的长子曹昂在宛城之战中阵亡,这直接导致曹操与原配老婆离婚。于是,本来和储位不沾边的曹丕、曹植和曹彰一下子从庶出变成了嫡出。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世子之争便开始了。
众所周知,最后曹丕胜出,不仅继承了曹操的魏王爵位,最后还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自己做了皇帝,建号大魏。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相比较于曹丕,其实曹操一直都喜爱和重视曹植。按理说,“世子之争”的最终胜利者应该是曹植才对,怎么曹丕笑到了最后呢?
从直接原因来看,曹植嗜酒屡次误事,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也让文臣武将们觉得曹植不堪大用。于是,曹植就被放弃,转而选择了曹丕作为接班人。其实,曹植这样的习性在所难免,因为他一直都恃才傲物,加之身份尊贵,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备受推崇,文人墨客争相与之交往,觥筹交错是难免的。俗话说,喝酒误事,嗜酒更误事。在这样的环境下,要说曹植会被当成继承人培养,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另一方面,曹植之所以会在“世子之争”中输给曹丕,很大程度上因为他并非曹操的长子。在东汉时代,家族继承的规则一般都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对于曹丕、曹植和曹彰三个候选人来说,曹丕是当之无愧的长子。按照封建礼法,曹丕作为继承人是很自然的事情。就算曹操独断专行,可以强行确立曹植的世子地位。但支持曹丕的文臣武将们一定会心生不满,到时候曹魏集团内部很有可能会内斗不止。这一点,也是曹操非常忌惮的。
同时,作为长子,曹丕本身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相反,曹丕曾经多次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在战场上也颇有建树。北攻袁绍时,曹丕也曾冲锋陷阵。文学方面,曹丕也很有造诣,只不过不如曹植那么耀眼罢了。但问题是,“世子之争”选的是谁适合做曹魏霸业的继承人,而不是选一个文学家。
从这个角度再看曹植,显然大家更认可的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至于曹植在军旅之中有何作为,或者说在内政外交方面有何主张,好像鲜有提及。当然,这很可能是曹植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但摆在台面上的事实却是,曹丕履历丰富,多年来都跟随在曹操身边办差。对比之下,曹植只不过是获得了曹操的偏爱而已,但曹丕却是更为合格的集团接班人。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曹植是输在了战略上。因为曹植一直撺掇着曹操当皇帝,把大汉王朝彻底取代。而曹丕则是完全相反,他从来没有提出过这样的建议,这样一来就赢得了许多内心忠于大汉王朝的大臣们的拥戴。但是,这些都是猜测和臆断,并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明。
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配资公司官网首页让普通用户和千万的小微商家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务
- 下一篇:没有了